Toggle navigation
作品庫
專欄
招聘
競賽
地圖
幫助
登陸/login
人物10918
項目5393
室內683
家居及產品166
文章2617
方案1441
攝影852
視頻247
圖書207
讀者來稿
最新評論21,745
所有作品12026
所有圖片164,310
鄧在——建筑師、作家
鄧在是個筆名,但不只是個筆名。作為筆名它所代表的那個人生于60年代最末一年,上清華本科前沒離開過四川,5年本科后又回到成都,在西南院工作三年后再次來到北京,讀建工學院的研究生,導師卻是北京院的,畢業后偏要到北工大教書而非留在北京院畫圖,從此既成事實地成為北京人。
POST?鄧在
添加到采風集
提出問題
分享給朋友
推薦
實踐作品
著作及文章
簡介
79 Posts
|
All Images
評論: 130 comments
規劃還是鬼畫
摘要:
填規劃志愿的一般說來有如下三種人:1.覺得自己的建筑設計太差以至于完全喪失信心。2.想當官,因為院里當官的大多都是搞規劃的;即使在院里當不了官,熬下去當個管學生的干部指不定哪天就把你發往一線二線起碼也……
獎還是老的辣
摘要:
王澍得獎對中國建筑師群體是件幸事,對他個人未必。愚魯如我的人總覺得一個人出名太早,得獎太早不是一件好事。其實,王澍在自己探索的道路上,才剛剛開了個頭,他本可以做出更大成績。他未來的路還很長,他的不少作……
想到就說
摘要:
越到高層次的藝術家,每突破一小點,都是異常艱難的,在這一點上,崔大師也不例外;而他最大的敵人,則是他自己。假如他能更純粹一點,忘了自己是院長、總建筑師、國家設計大師…………
十年
摘要:
藝術家與職業建筑師的區別,除了是否有著始終如一的主張與信念而外,最根本的還在于藝術家不是跟屁蟲,盡管其身后跟著無數的蟲。不當跟屁蟲就在于藝術家的境界——自由的境界;自由,最白話的公式最簡單的判斷就是可……
還原張永和
摘要:
如果張先生再寬容一些,再有勇氣一些,他完全可以成為我國最需要的偉大的教育家,去開創一所真正的體系外的學校。無論如何,張先生在最初的十年,以他自己的方式改變了只有蘇聯式設計院的中國建筑設計的面貌,并最終……
2022-2-23
鄧在
更新了
[文章]
憶陳志華先生
陳志華先生的一生是不平凡的一生,92歲高齡去世也算是壽終正寢的幸事。他是我年輕時的偶像,即使在死后也會持續影響我。在這個世界,我倆并無深交;在另一個世界,于我卻是我的良師益友。先生是全中國知識份子的一面鏡子,從中能照出我們的茍且和懦弱?!?
贊一下
收藏
私密點評
評論需先
登錄
2022-2-10
鄧在
更新了
[文章]
陳志華先生不只教我們外國建筑史
與其說陳先生教我們,不如說他享受我們一起走一段旅程。先看見人,認識人,聽人說話;再走過人們曾經走過的路,看到人們看過的陽光藍天綠樹;最后,才能理解、欣賞那些人像上帝一樣創造的建筑?!?
贊一下
收藏
私密點評
評論需先
登錄
2022-1-19
鄧在
更新了
[文章]
建筑史話——1.建筑的起源
人類最早的建筑是什么樣?這是令人著迷的永恒話題,有各種說法。寫《建筑十書》的維特魯威、寫《中國住宅概說》的劉敦楨等都給出了各自的回答。這些說法都非常相似,無非是穴居、半穴居、平地上的一種形式,以樹枝、樹葉等搭建的帳篷狀窩棚。其實要問最初的建筑,一定得問最初的人。從進化論觀點,人是...……
馬海東
章魚小姐
admin
等3人贊過
贊一下
收藏
私密點評
評論需先
登錄
微博轉發
265
分享到微信
175
收藏
10
評論
0
2014.11.18
請帖個標簽,寫個點評吧!
點擊這里登錄
標簽(多個標簽用逗號隔開)
登錄可保存標簽
綁定新浪微博可評論
小貼士
標簽收藏可以有利于您以后的內容分類管理
->
進入收藏管理頁
。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to view the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blog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誰在收藏這個作品...
60 年代人物篇
朱锫
王輝
李曉東
王澍
周愷
馬清運
張雷
李興鋼
彭樂樂
柳亦春
吳鋼
逄國偉
邵韋平
劉曉都
孟巖
朱小地
朱濤
胡越
劉珩
王昀
姚力
東梅
劉小川
劉克成
盛宇宏
劉宇揚
張華
章明
賴軍
張斌
錢強
董豫贛
梁井宇
莊惟敏
陳展輝
童明
黨群
崔彤
徐千禾
王永剛
崔海東
杜昀
潘石屹
張欣
吳華
湯朝暉
楊曉川
伍敬
王方戟
韓冬青
任力之
馬曉東
王振軍
高崧
劉力
李燕云
邱江
鄧在
劉紅蕾
高艷蓉
葉錚
亞歷杭...
李瑤
ikuku.cn->鄧在
小貼士
標簽收藏可以有利于您以后的內容分類管理
->進入收藏管理頁。